[筆記] 動機,單純的力量
Contents
本書的作者,一開始就透過動物實驗,描述其實使用牆上的外在驅動能力,對於個體來說不見得是最好的驅動方式。
書中也提到,維基百科的成功模式,就是透過一群沒有獎賞的志願者一起努力達成的,也許這會被視為一個特例,但這世界上非常多Open source的軟體,例如Firefox瀏覽器,都是透過這種方式運行。
工作的種類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演算式與啟發式,20 世紀大部分的工作都屬於演算式,千篇一律的操作,這類工作已經轉移到成本低的國家。
規律性工作可以外包或自動化,但涉及藝術情感非規律的工作,通常就不能怎麼做。
胡蘿蔔加棍子: 對演算式的工作效果良好,對啟發式工作卻造成殺傷力。
湯姆索耶效應: 練習可以讓玩耍變成工作,也可以讓工作變成玩耍。
心得: 想起了之前有一個寓言故事,一個老先生不太喜歡新搬來的小朋友們在廣場大聲喧嘩,老先生並沒有跑過去責罵他們,反而每次都在他們玩耍的時候,提供五個糖果當作獎勵,過了一陣子之後,再把糖果數量減低為一個,小朋友買覺得不划算,從此就不再那個廣場玩耍了。
「為了增強他人動機、鼓勵他人作為,會利用獎賞,但往往會傷害一個人對該行為的內在激勵,反而導致始料未及的隱藏成本」
外在的獎勵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作者提到,若是枯燥無趣的工作,本身就沒有內在激勵可言,使用獎賞並不會傷害內在激勵。
不要提前說的獎勵
辛苦工作後得到的意外實質獎勵,這樣的報酬比較不會被視為做這份工作的動機,因此比較不會對內在激勵造成傷害。例如既然加班已經達成需求,主管才說提供宵夜給大家。
內在行為的養分來自三個元素:自主、專精、目的。認為一件事情舉足輕重,他們就會全心投入求取進步,讓自己更上層樓。
以專精為念
在某件事情上更上層樓,是恢復精力的方法。
以正確的方式犒賞自己
不要使用「條件式獎酬」來會賄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