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筆記] 生活槓桿

覺得書名可以改叫: 學會外包工作,充實自己的生活:專業的事情,該讓專家執行。低價值的事情,該讓時間價值低的人做。

把工作外包,讓專業的人去完成,利用別人的專長與時間,減少自己的時間消耗,我想就是作者提倡的概念:「生活槓桿」。

想到有一個梗圖,有人上網留言說,三百坪的家打掃起來很辛苦,下面有人回問,為什麼不傭人,他回答:我就是被請來打掃的傭人。

我們把事情交給別人做,自己獲得更多自由時間,但事情還是需要有人要做,接受任務的人真的做的比自己有效率嗎?我想,部分時候只是底層被金錢奴役的人,不得不用自己的時間換取金錢,才會接受這些事情。作者甚至提到,可以成立團隊,放手讓他們去做,我想,這好像大公司的老闆,只要白天負責開會,就可以準時下班,留底下的勞工繼續加班努力。心中一直覺得這樣的行為很難接受,可能我就是必須要用時間換取金錢那群人吧!如果可以獲得更多自由時間的話,我到底要不要成為生活槓桿的使用者呢?

p281:所有的工作都不是平等的,所以你必須區分主要工作與次要工作,確保最高價值工作能夠連結到關鍵結果領域與創造收入工作。 假如這個工作能夠協助你追求願景,就必須列在目標清單的最上面;反之,就把這份工作委外辦理,或者乾脆丟到垃圾桶。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檢討自己的方向是否通往願景。一天兩次,在就寢與睡醒時,提醒自己重新閱讀目標清單。這個小動作會讓你感覺良好,並且提升把每天過得像是假日的前一天,你就會拿出最佳效率。

對於自己內心深處的反感,感到十分好奇,為什麼我會這樣想呢?

我可以同意,自己不懂木工水電,外包工作給設計師幫忙,自己可以省去很多麻煩,少走冤枉路。我可以接受自己體力有限,長距離移動選擇使用大眾運輸工具。那我是在不滿意「外包」的行為?

其實我不滿意到是,是否顧及承包者的感受

把家事都給另一半去做,也符合作者的外包理論,讓自己可以有更多時間運用,但現實是把省下來的時間拿去用在娛樂活動。直接把垃圾丟出窗外,也符合作者的外包理論,倒垃圾本來就是低價值的活動。沒有考慮承包家事的人其實也需要休息,沒有想過一樓住戶需要額外打掃。

「生活槓桿」的底層思維

  1. 我覺得外包理論的背後,就是在講這個社會的人有階級,如果你的時薪高於一萬元,那就不需要為了撿50元硬幣多花時間,應該是用10元去雇用其他人幫你撿。也就是說這本書是給大老闆看的,身為打工仔,時薪幾百就算高了,看到50元硬幣當然是自己去撿。
  2. 另外,也是在講要放手讓專業的做,例如:除草皮、拉水電、搭乘交通工具,自己做的結果就是,花時間又品質不佳。

節省時間技巧

書中也有提到,加速播放也是一種利用時間的方式,像我Podcast 已經至少要用1.2倍速度,YouTube 因為有字幕跟畫面,直接2倍速播放也可以看懂聽懂。

結語

p70p71:你永遠無法平衡時間與工作,因為那就像期待鐘擺停在正中央一樣,是不可能的事情。有時候你會處在工作的那一端,掌握自己的財源收入與職業發展,沒有明付出足夠的時間在家庭身上。而某些時候,你享受美好的家庭生活,但你的職業發展停滯,也沒有法賺到足夠的金錢。

連結

作者臉書

作者推特

生活槓桿:短時間發揮最大生產力,讓事業、生活、財富達到完美平衡的工作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