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獲取任何你想要的東西的 - 人脈經營的哲學、策略、心態
本文為閱讀《NETWORKING TO GET CUSTOMERS, A JOB OR ANYTHING YOU WANT》一書後的心得筆記。書中將人脈經營譽為第一商業成功驅動力,並強調其核心在於「給予」與「積極要求」兩大哲學。想掌握這門藝術,就從改變心態開始。
一、核心哲學:「不期待回報的付出」與「意外的接收」
人脈經營的基礎哲學是給予 (giving)。為了讓你在人脈經營中「接收」(receive),你必須「從心出發地給予」(give from your heart),不期望任何回報。
- 真誠付出: 真誠的付出是獲得長期回報的最佳方式。當你出於真心去幫助他人、提供指導,並且不期望任何回報時,你會獲得巨大的、長期的回報。
- 意外的接收: 這種長期回報在來源中被稱為「意外的接收」(
Accidental Receiving)。
Accidental Receiving(意外的接收): 指在人脈經營中,透過真誠地、無私地幫助或指導他人,最終獲得比付出多出數倍的長期、非預期性回報的過程。這些受助者會對你極為忠誠,並願意開放他們的整個網絡。
二、行動策略:不斷提出要求與工具應用
雖然給予是長期的成功之道,但短期內若想獲得任何東西,包括工作、客戶或折扣,你必須開口要求(Ask)。
- 主動要求: 我們必須像小孩子在體育場上找棒球明星索取簽名一樣,保持主動且鍥而不捨,不斷提出要求(
Ask Often)。
Ask Often(不斷要求): 這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思維模式,強調人們若想在生活或事業中獲得任何成果,都必須積極、重複且不怕被拒絕地開口提出要求。透過不斷要求見面,成功率可以非常高。
- 策略工具: 作者認為 LinkedIn 是史上最好的人脈經營工具。應考慮訂閱 LinkedIn Premium,利用其
inMail系統來有效接觸非一級聯繫人,這能幫助獲取人脈會議。 - 共同點策略: 為了提高會面成功率,需要使用「組合式人脈經營法」。
Combo-Networking Approach (C.N.A.,組合式人脈經營法): 該策略的核心是透過 LinkedIn 等進階搜尋功能,找出與目標對象有兩件或兩件以上共同點的人(如家鄉、學校、曾經任職的公司或所屬組織)。在發送 inMail 時,提及這些共同點能大幅提高會面接受率。
三、心態建設:自信、長期願景與填補「差距」
人脈經營與約會極為相似,自信是至關重要的特質。同時,人脈經營應著眼於長期(long run)。
- 建立「11 分」自信: 你必須相信自己具備令人印象深刻、獨特且有趣的特質,讓對方覺得能與你見面是一種榮幸。這與「人脈配對方程式策略」有關。
Networking Match Equation Strategy (N.M.E. 策略,人脈配對方程式策略): 該策略鼓勵人們即使客觀條件不如對方,也要列出自己內在的、積極的特質(如自信、熱情)來平衡等式,甚至超越對方達到 11 分。這種心態轉變至關重要,因為感知會變成現實。
- 規劃十年目標: 首先,寫下你 10 年後的完美簡歷,包括工作、教育和個人目標。
- 填補「差距」: 接下來,你需要透過人脈經營來「填補差距」(
Filling the Gap)。
Filling the Gap(填補差距): 指確定你當前狀況與你設定的 10 年目標之間的差異或所需條件。填補差距的最佳方法,是向那些正在過你十年夢想生活的人尋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