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筆記] 致富的特權

總評:書中有幾個觀點,我覺得是作者心中有一套想法,就會想辦法找證據符合它,雖然有表達經濟活動非常複雜,很少事件只有一個原因,但還是很難不察覺作者們的主觀意見。不過,不影響這本書的價值–引起社會思考央行的策略之道。

極大的權力,極小的監管

經濟部的決策,也要財政部協調,重大的法案也要立法院同意,相較之下,央行的政策不受其他部門牽制,決策後可立即實施,並直接影響匯率與利率。

面對通貨緊縮

一般而言,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通貨緊縮對經濟前景的危害比通貨膨脹更為嚴重。在通貨膨脹緩和的情況下,人們仍會持續購物與生產,但在通貨緊縮時,人們減少了購買與生產的行為,並預期物價將持續下跌,進而導致經濟衰退的風險增加。

當發生通貨緊縮時,中央銀行應該採取的措施是注入更多資金至經濟體系,促使通貨膨脹並提高民眾的通膨預期,以扭轉通貨緊縮的趨勢,讓物價停止下跌並回升,刺激消費者重新投入消費,同時穩定生產者的信心。然而,在1929年景氣開始衰退時,美國聯邦準備委員會(即美國的中央銀行)並未及時注入資金至市場,反而收緊了經濟體系的貨幣供應,隨後便爆發了經濟大蕭條的局面。

廣義貨幣供給

全世界的供給量趨勢向上,通膨是必然的, https://www.macromicro.me/charts/3439/major-bank-m2-comparsion

影響利率的操作

在美國,央行透過公開市場買賣美國政府債券(例如國庫券)來調節利率。例如,當聯邦準備系統希望降低利率時,會在市場上大量購買國庫券,這些資金流入銀行體系後,增加了銀行的資金供應,進而降低銀行間的借貸利率,影響一般人的存款和貸款利率。相反地,當央行希望提高利率時,會出售國庫券,從市場上回收資金,使利率上升。這種透過買賣證券來影響利率的方法被稱為「公開市場操作」。

然而,臺灣央行對利率和資金供應的控制手段與美國有所不同。在臺灣,央行希望調整利率時通常是透過公股行庫率先調整各項銀行利率,而非透過公開市場操作。

14A總裁

這項評價來自《全球金融》雜誌,但事實上,這本雜誌的影響力並不高。根據資料顯示,該雜誌的國際發行量僅約5萬份左右,相較之下,英國的《經濟學人》雜誌的發行量約為155萬份。此外,根據《今周刊》2011年的報導,這項央行評比其實缺乏公信力,且評鑑標準也不明確。因此,這份評價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考量和確認,並不一定代表著央行的真實狀況。

心得:笑死,原來還有這種事,

利率或匯率的升降都勢必會使某部分人得利、但損害另一部分的人

通常情況下,央行對於低利率和高利率會有不同的偏好。當經濟增長緩慢或處於衰退時,央行可能更傾向於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費和投資,促進經濟活動的增長。而在通脹壓力上升或經濟過熱時,央行可能會傾向於升高利率,以抑制通脹,防止經濟過熱。

然而,這個問題確實相當複雜,因為央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時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經濟增長、就業情況、通脹率、貨幣供應量等。

至於大多數的政治人物,一般而言,他們更傾向於低利率政策。低利率可以刺激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機會,提高消費水平,這些對於政治人物來說可能有利於其在選舉中獲得支持。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政治人物都會支持低利率政策,因為在某些情況下,高利率政策也可能符合其利益或政治立場。

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效果有其極限,而且隨時間遞減。

會買的人早就買了,有同樣需求的消費者有限。因為擴廠貸款成本降低,反而因為會大量擴產需求,導致工人價格提高,而無法再進一步促進經濟。

經濟學家相信,長期來說,經濟要有所成長,主要靠的還是生產力提升

單純依賴於調降利率等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可能只會導致工資和物價上漲,而就業率並不一定會提高。當利率已經降至接近零的水準時,當經濟面臨挑戰時,央行可能不太容易或不願意將利率進一步降至負值。因此,在經濟狀況良好時,特別是在通膨可能加劇的情況下,央行會採取「預防性」提高利率的措施,以便在下一次經濟衰退時有更多的空間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

利率政策的延遲性

即使銀行收到新增的資金後,即刻將這些款項貸放給客戶,企業進行投資、設廠、以及招聘新員工等動作都需要一段時間。同時,消費者在考慮是否增加消費支出時,也需要時間做出決策。因此,央行注入的資金要真正流入經濟體並促進生產與活力,其實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延遲效果。

購買力平價

在國際比較中,有兩種主要方式計算人均GDP:名目匯率和購買力平價(PPP)。名目匯率人均GDP直接將各國的GDP轉換成美元進行比較,而購買力平價人均GDP則考慮了各國的物價水準,以反映人民的實際生活水準。

臺灣的物價相對較低,即使臺灣人的薪資水準不高,但生活水準卻優於許多其他國家。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臺灣的人均GDP超越了日本和韓國,稍微勝過了瑞典和德國。然而,若以名目匯率計算,臺灣的人均GDP則落後於瑞典、德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

為何臺灣人的名目收入增長停滯,但在購買力平價下,經濟看起來有所增長?這其中的巨大差異是如何產生的?主要原因在於臺灣央行有意壓低臺灣的匯率,導致雖然臺灣的經濟有所增長,但在美元匯率下與其他國家比較時,仍然處於劣勢。

隔夜拆款利率

為了管理手中的現金存量,銀行間通常透過隔夜拆款市場相互借貸資金。這樣做有助於讓資金短缺的人借到錢,以滿足日常營運需求和法定要求,同時也讓資金充裕者能夠賺取一些利息收入。這種借貸通常以日結算,利率被稱為隔夜拆款利率。

隔夜拆款利率的高低反映了金融業整體資金的豐富程度或緊張程度。如果大多數金融機構都擁有充足的資金,隔夜拆款利率就會相對較低;如果大多數機構都缺乏資金,則隔夜拆款利率會較高。

許多國家的央行,包括美國,每次調整政策利率時,實際上是在調整隔夜拆款利率。而其他國家,如歐元區和瑞典,則通常通過調整其他利率來影響隔夜拆款利率。

然而,臺灣的隔夜拆款利率運作方式與其他國家大不相同:臺灣公布的政策利率與市場上慣用的隔夜拆款利率在意義和數值上存在明顯差異。

思考:為什麼要不一樣,好處?壞處?

臺灣特色的政策利率

臺灣央行每次理事會結束後,都會宣布是否調整「重貼現率」,即金融機構向央行借款所需支付的利率。當臺灣的隔夜拆款利率開始遠低於重貼現率時,金融機構更傾向向同業借貸,因為這比向央行借貸更划算。

儘管向央行借貸的利率具有懲罰性質,這種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是合理的。然而,在臺灣銀行體系長期處於資金充裕的情況下,銀行並不會藉助貼現窗口向央行融通。因此,重貼現率從此失去了實際功能,並無法有效引導市場利率的變動。

因此,臺灣的政策利率實際上更具象徵意義,而非實質作用。表面上看,臺灣的政策利率決策與宣告似乎與其他國家類似,但實際上,國內外對政策利率的定義並不相同。因此,將臺灣的政策利率「重貼現率」與國際上普遍使用的「隔夜拆款利率」相比較,並不十分恰當。

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

書中指出,影響度較高的產業包括化學材料(1.5949)、基本金屬(1.5126)、電力設備及配備(1.4122)等,這些產業被視為典型的火車頭產業。根據主計總處每五年發布的產業關聯分析報告顯示,房地產業中,不動產與住宅服務的影響度分別為0.8332與0.5370,而稍微影響度較高的營建工程業為1.2474。

心得:發現投資先行指標!!

長期低利壓縮銀行利息收入

銀行透過利差賺取的金額已經降至谷底。雖然銀行可以透過「薄利多銷」的方式,以大量貸款來彌補利差縮小的損失,但近年來臺灣企業借款需求不高,而房屋貸款的數額也受政府限制,銀行要靠傳統的存放款利差來獲取利潤變得越來越困難。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我們仍然能從新聞報導中看到許多銀行獲利的消息,甚至在2019年,許多銀行還創下了歷史新高的獲利。為什麼銀行似乎不受利差縮小的影響,仍然能夠賺取豐厚的收入呢?

原因在於,臺灣目前銀行的主要獲利來源已不再是存放款利差,而是其他業務項目。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業者的話來說,在低利率的現在,銀行業要持續經營「免不了鋌而走險」。

日本長期寬鬆卻沒有通膨問題?

日本出現的這種奇異現象讓許多經濟學家感到困惑,因為這樣的情況在歷史上相當罕見。經濟學家們推敲著這現象的成因,認為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日本充斥著所謂的「殭屍企業」。

所謂的「殭屍企業」是指那些僅能靠著借款維持運轉的企業,其所產生的利潤僅能勉強支付債務利息,無法還清債務本金。這些企業有些僅能不斷地借款來維持生存,有些雖然勉強能夠經營,但卻難以設立除了還債之外的營運目標,並且在技術與創新上缺乏突破,可以說是苟延殘喘。

日本在泡沫經濟之後實行的低利率政策,使得債務高企的公司能夠勉強度日,然而這些本應該倒閉的公司卻仍然持續運營,反而導致日本企業難以再次創新,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與資源,進而導致經濟停滯不前。因此,在日本的案例中,低利率對於挽救經濟並沒有顯著效果,甚至可能拖累了長期的經濟成長。

心得:同理,但日本房價沒有被推高,這要怎麼解釋?

思考:那日本因為出事了,開始升息,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殭屍企業

一家企業若已成立十年以上,且近三年連續出現利潤不足以償還貸款利息的情況,就可能被視為「殭屍企業」。在企業剛創立時,由於需要大量借款且可能尚未產生盈利,這種情況或許可以理解。然而,當一家企業已經穩定經營超過十年,卻仍然無法有效支付利息時,我們合理懷疑該公司是否缺乏足夠的經營能力。

心得:有人說可以把人當成企業經營,是不是有人的財務狀況是「殭屍」

殭屍企業,不免會占據臺灣一部分的人力、資金等生產賣源,拖累臺灣經濟的競爭力,無法將資源發揮到最高效用。

心得:真的是這樣嗎?如果這些企業倒了,資源真的會被更有效的利用嗎?還是就直接限制?我很好奇到底這些殭屍企業是誰,在做什麼業務。

匯率操縱國

每年兩次,美國財政部會公布「匯率操縱報告」,審查美國的貿易夥伴國是否有故意貶值貨幣的行為。目前的認定條件有三,這邊就不列了。若三個條件皆符合,該國便會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若其中有兩項符合,則可能被美國列在「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上。

簡而言之,匯率操縱國是指那些對美國出口嚴重超額,又故意貶值該國貨幣的國家。

若該國政府不調整行為,美國便可能祭出「301條款」,透過提高關稅、商品進口限制,以及減少政府對該國廠商採購等報復性措施,強迫該國放棄對匯率的操弄,並威脅該國進行貿易談判。

「301條款」授權美國總統對他國展開提高關稅、取消貿易優惠等措施。

台灣2020年12月被列入觀察並名單。

心得:難怪要趕快跟美國買武器,平衡一下貿易順差。

貶值救出口、救經濟的做法,效果似乎會來愈弱。

2016年初,《經濟學人》綜合了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指出如今「貶值救出口」的效果愈加不明顯,主要原因在於全球製造業的高度分工

在現今的製造業中,很少有國家能夠完整自行生產一件產品,而是各自負責其中的一小部分零件或設計。例如,蘋果雖然是美國的公司,但要製造蘋果手機,卻需要依賴台灣的大立光提供鏡頭、南韓的三星提供螢幕、中國的富士康進行組裝等,方能完成生產。

因此,一個國家的貨幣突然貶值,短期內該國的廠商也很難真正融入某個既有的零件供應鏈中。另一方面,製造產品的過程中需要從各國進口各項零件,當一國貨幣貶值後,進口他國零件的成本會上升。以日本廠商為例,如果日圓貶值,雖然日本廠商出口貨品後可以換得更多外幣,但由於進口的零件變得更昂貴,商品價格減去成本後,賺取的利潤不一定比以前更多。

心得:逆全球化正在發生,壓低匯率又可以有效了嗎!?投資機會在哪

央行的財務報表之中藏了什麼

「存放國內銀行業之外幣」,指的是央行購買外幣後,將資金存放於本國商業銀行(包括國外銀行在臺分行)。這樣一來,在央行的財務報表中,該筆資金不會被列入外匯存底,而是會被歸入「存放於銀行業資產」科目下。此外,「對本國銀行提供外幣拆款」主要是被計入「銀行業融通資金」科目下,而非外匯存底。

心得:為了避免被美國盯上,有這些舉動不要意外,但這些舉動應該不完全是因為要藏外匯存底,而是剛好可以用來藏才對。

臺灣外匯存底龐大,每年報酬率增減0.1個百分點,就會造成144億新臺幣的差別。然而,在央行不公布外匯存底的運用情況下,我們如何確定外匯存底的投資是否存在問題,以及是否進行了最佳運用呢?

外匯存底既然是全體國民的財富,得知外匯存底如何應用,是國民的權利。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央行外匯存底中,有97%是由央行自行操作進行投資,其餘則委託給國際私人投資公司管理。2018年,央行操作外匯存底的報酬率為2.88%,而委外投資部分的報酬率則為1.55%。然而,臺灣央行的財務報表僅由審計部進行審核,並未接受其他獨立第三方的查核。此外,在編製方面,也未必全然按照一般會計準則編列。我們如何確定央行的投資報酬率真的如其聲稱的那麼好呢?有些人或許認為,央行公開的資訊過於透明,可能會導致投機人士根據央行的行動進行操作,反而增加市場的混亂。這種擔憂並非沒有道理,不過,臺灣央行也可以借鑒美國聯準會的做法,即延遲兩年後才公布央行在外匯市場上的交易細節。這樣一來便能避免相關問題的發生。提供詳細的歷史資料,將有助於研究者分析央行政策對經濟的影響,進而幫助央行未來制定更好的政策。

心得:量體太大,投報率是低的合理,畢竟央行大都是買債券,委外部分的報酬率比較可疑。

持有龐大外匯存底的成本

央行持有外匯儲備,若本國貨幣升值(即外幣貶值),則這些外匯儲備以本國貨幣來估值時,價值便會受到影響而減少。央行若不希望外匯儲備的價值下跌,就需要不斷地干預匯率,防止本國貨幣升值。然而,這種干預會導致更多的外匯儲備累積,當本國貨幣升值時,所帶來的資產損失就會增加。

另一方面,央行購買外匯時,會釋放本國貨幣到市場上,這將導致國內資金供應增加。因此,央行需要發行定期存款,吸收金融體系中過多的資金。然而,定期存款會為央行帶來利息負擔。央行若要減少利息支出,就需要壓低利率。當外匯儲備的規模增加,定期存款的發行量也會增加,為了避免利息支出的增加,央行有很強的動機實施低利率政策。

心得:看到這邊我才想到有成本的問題,利率有高有低,過幾年可能就恢復,但就算擺著不動,也要對內支付利息費用,不過,外幣拿去買債券,也會有利息收益,消長相底,其實還有賺,而且賺不少!但就有人民吃虧。

失去自主性的匯率

央行持有外匯存底,若本國貨幣升值(即外幣貶值),則這些外匯存底以本國貨幣來估值時,價值便會減損。央行若不想讓外匯存底這一資產的價值下跌,便需要不斷干預匯率,阻止本國貨幣升值,但這麼做卻又會累積更多的外匯存底,當本國貨幣升值時,所帶來的資產損失就會愈來愈大。

另一方面,央行買進外匯時,會釋放本國貨幣到市場上,此舉會造成國內資金氾濫,於是央行需要發行定期存單,吸收金融體系氾濫的資金。定期存單會為央行帶來利息的負擔,央行若要減少定期存單的利息支出,就需要壓低利率,而當外匯存底的規模愈大定期存單的發行量也愈大,為避免利息支出增加,央行有很強的動機刻意施行低利率政策。

心得:惡性循環。

央行繳庫的方式,就是在創造新台幣

國營企業在有盈餘時需要繳納庫款,通常是從公司的銀行帳戶轉帳至國庫。然而,央行在進行盈餘繳庫時的運作方式與此不同。在盈餘繳庫的過程中,央行所持有的外匯存底並不會減少。

臺灣央行從海外投資中獲得的外幣收入,一方面持續增加外匯存底,另一方面透過盈餘繳庫,將資金注入臺灣經濟體系。當政府需要支付公務員薪水或進行基礎建設時,這些新臺幣資金就會流入臺灣經濟中。

心得:持續通膨。

沒有造成惡性通膨,卻提高資產價格

台灣央行自2002年起透過盈餘繳庫,每年負擔政府近8%的花費。雖然由央行印鈔負擔政府支出,理論上可能引起通貨膨脹,但近18年來,台灣的通貨膨脹率(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僅1.1%。儘管央行釋出大量資金,但台灣整體通貨膨脹率卻未出現暴漲,主要原因有幾個。

首先,盈餘繳庫與央行直接購買公債融通國庫的本質上仍有些許差異。盈餘繳庫背後有外匯存底的資產為基礎,對新台幣發行量形成上限;然而,發行貨幣購買公債卻容易因沒有節制的發債而失控。

其次,近年央行會視市場上資金流通情況,透過發行定期存單、收回部分政府支出或干預外匯,以避免貨幣發行過多而導致通膨。台灣央行的總資產雖達16.5兆,但其中近8兆被央行以定期存單收存,另外還有4兆金融機構的準備金與轉存款,即12兆的「潛在新台幣」被鎖進央行內。

最後,自1990年代後,許多經濟學家發現貨幣流通量成長所造成的通膨效果逐漸減小,世界多國皆然。背後原因可能是全球化大幅降低了商品製造成本,導致物價難以上漲。

思考:為什麼全球央行釋放大錢,可以只漲股票與房地產,不會漲到日常物價?而且全部一起灑,不就等於沒有嗎?

稅制應該是財富重分配,把多放到少,但央行的盈餘繳庫行為顯然背道而馳

央行盈餘繳庫的來源主要是通過降低利率和匯率,這對存款人和借款者都造成了損害。國內借款的主要項目包括企業貸款和房屋貸款。換句話說,央行盈餘繳庫導致的財富重分配,使得民眾的存款利息減少,存款增值困難;同時,能夠負擔頭期款並貸款購房的人受惠於低利率,但低利率也推高了房價,導致無法負擔房價的人變得更加經濟上脆弱。

思考:怎麼會全部都是輸家?借款人應該很開心通膨吧?

「業績壓力」,使貨幣政策失去獨立性

2012年,立法院通過了「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要求央行的預算編列與財務結算都視同一般國營事業,須經行政院與立法院各委員會的審查。因此,央行盈餘繳庫的金額成為其營運績效的指標之一。

然而,央行的首要目標是讓經濟體穩定發展。若「盈利」也成了央行的職責之一,央行就像是被綁住一隻手的武術高手,難以對當前經濟狀態做出最佳回應。

心得:竟然有法源依據了!

美國聯準會的大量公開資訊

任何人都可以在聯邦儲備系統的官方網站上下載用於預測經濟前景的模型程式碼,然後使用當前的經濟資料套用到這個模型中進行計算。

心得:可能也是因為央行大部分資料都不公開,所以作者在這本書中大部分都只能用推測。

調整重貼現率,卻常用金融隔夜拆款利率

央行理事會議僅就政策利率——重貼現率(以及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進行表決。重貼現率是指商業銀行向央行借款的利率。然而,在臺灣,由於資金充裕,銀行在急需資金時通常可以與同業調借資金,導致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在近二十年間往往比央行的重貼現率低1個百分點以上。

實務上,重貼現率的使用率並不高。央行宣布調降或調升重貼現率時,更像是一種貨幣政策寬鬆或緊縮的宣示。在臺灣,較具實際影響力的利率包括定存利率、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以及央行定期存單利率。在重貼現率調整之後,這些利率通常都會相應調整。其中,定存利率的升降多半是透過央行與公股行庫私下「協調」而成。

連結

博客來-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