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筆記] 致富心態

The Psychology of Money:Timeless Lessons on Wealth, Greed, and Happiness

這本書的前提是:「善於理財」和「有多聰明」幾乎沒有關係,但是和「行為」有著很大的關係。行為是難以教化的,即使是聰明絕頂的天才也一樣。情緒失控的天才可能會造成金融災難,反之亦然。一般人即使沒有接受過金融教育,只要掌握與正式智力測驗無關的行為技能,也可以成為富有的人。

工程師能夠判斷橋梁倒塌的原因,因為大家都已經達成共識,如果對某個區域施加一定程度的外力,那個區域就會應聲倒下。物理學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因為它一切都是根據法則而論,但財務金融則恰恰相反,人的言行舉止才是其指導原則。我可能認為我的行事作風合情合理,但在你看來可能就顯得非常瘋狂。

最終的結果,是來自意外的幸運還是明智的決策?👍

假設我買進一支股票,五年後股價依舊沒有起色,這有可能是我在一開始買進時就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也有可能是我雖然做了正確的決定,但因為市場的變化,應該有八成的機率會賺錢,而我恰好落在不幸的那二成。那我要怎麼才能知道會發生哪一種結果呢?我是犯錯了嗎?還是只是面臨了風險的現實呢?

風險與運氣是一體兩面的👍

在商場上,「客戶永遠是對的」和「客戶其實不一定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都是廣為流傳的智慧。 在「激發人心的大膽行動」和「愚昧不顧後果」之間,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必須等到事後才能看得清楚。如果認為運氣可以帶給你成功,那麼也必須要同時相信,風險是運氣的兄弟,也有機會一夕之間推翻你的故事。

關注廣泛適用的模式,避免過度關注特定的人或個案👍

不要過分強調努力和明智的決定對結果的影響,要注意自己欣賞的對象,是否為特例。

一個良好的計畫會考慮所有可能性,並預留出錯的空間👍

許多賭注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它們猜錯了,而是因為它們只有在完全正確的情況下才會產生正確的結果。 我們通常稱預留犯錯的空間為「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這是金融界中最容易被低估的力量。它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表現形式,如節儉的預算、靈活的思維和寬鬆的時程表。 如果你能夠容忍儲蓄率預測的錯誤,例如:“如果未來30年市場年報酬率為8%,那就太好了;但如果只有4%,我也能接受。”,那麼你的計畫就會更有價值。

安全邊際的重要性(保留餘裕)

在現今由機率主導的世界中,事情往往不是確定性的,而是存在著各種可能性和機率。因此,在許多領域中,建立安全邊際已成為一項重要的原則和方法。 安全邊際是指在設計和操作中「預留出的犯錯空間」或「多餘部位」,以減少可能的失誤和風險。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即使發生了意外或錯誤,也能夠保持安全和正常運行。舉例而言,在航空業中,安全邊際是指預留燃料、配備備用引擎、備援系統等,以應對不可預見的情況。

冒險時要避免破壞性風險

「你可以熱愛冒險,但應該徹底厭惡破壞。」這句話提醒我們,在冒險的過程中,必須謹慎考慮風險,特別是那些可能會導致破壞性後果的風險。承擔風險沒問題,但我們應該避免承擔可能會摧毀我們的風險。

舉例來說,像玩俄羅斯輪盤這樣的危險遊戲,即使機率對我們有利,但是如果失敗的後果是毀滅性的,那就不值得冒這個險。同樣的,投資也是如此,雖然有些投資機會看起來很有利可圖,但如果存在潛在的破壞性風險,那就不值得去冒險。你必須要活下來才會成功。

計畫中的盲點與信念

我們經常只聚焦在自己已知的事實上,而忽略自己不知道的事實,這使我們對自己的信念過於自信。我們應該在計畫制定時保持開放的態度,考慮他人的計畫和技能,不要忽視運氣的影響,並且時刻警覺自我中心偏誤的存在。

長尾效應👍

自1980年以來,羅素三千指數上漲超過73倍,其中有40%的企業失敗了,但其中7%表現極度優異的企業足以抵消那些沒有價值的公司表現。 「你看對或看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你看對時賺了多少錢,當你看錯時又賠了多少錢。」因此,即使你有一半的機會犯錯,最終仍然有可能獲得巨額收益。

心得:作者希望透過指數概念來讓我們了解,大多數公司都可能會失敗,但是少數成功案例就能帶來整體成長的倍數。同時,透過公司內的產品規劃,我們也能知道除了那些大賣的案例之外,仍然有一些嘗試和失敗,但是那些失敗可以用大成功的部分來彌補。這有點像是在說80/20的法則,少數的成功造就了大部分的收益,而大多數的失敗只有小部分的損失。 我就在想,如果用經營公司的思維來思考人生,那該怎麼樣去配置自己的資源呢?除了專注於自己的本業外,是否還應該嘗試一些新領域,例如學習新的語言或開發新的技能?儘管這可能需要花費時間和金錢,但這樣的成本在整體中所佔的比例並不高,因此是可以承受的。

幸福感,來自於擁有自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書中提到,過去的工作大多是體力勞動為主,不需要靠思考解決問題,因此一旦離開生產線,幾乎沒有能力從事其他工作。換句話說,離開工廠後,就不再繼續工作。但現今的工作大多需要腦力勞動,即使離開辦公室,仍可透過頭腦繼續工作。這代表著工作永遠不會做完,甚至可能在做飯的時間或通勤途中仍持續進行工作。再加上手機和網路的普及,基本上隨時隨地都可以辦公。因此,相較於過去,我們對於自己時間的掌控能力更少了。由於能夠掌控自己時間對於幸福感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儘管平均薪資提高了,但幸福感卻未隨之提升。

致富和守財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能👍

想要致富就必須冒險,並且要保持樂觀、勇於踏出舒適圈。 但是守財需要相反的技能,你必須保持謙卑,同時擔心你所獲得的一切很快就會失去。守財需要節儉,並且要接受你的成功至少有部分歸功於運氣,因此不能依賴過去的成功經驗,而是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方法。

歷史對未來經濟與股市的指導作用可能存在誤解

想要用過去的歷史,預測未來經濟和股市走勢有可能嗎?現今世界正面臨許多結構性改變,而這些改變卻未必被考慮進去。例如全球化、數位化、人口結構的改變、能源的轉型,這些因素都對經濟和股市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並且很可能導致以往的經驗和模式不再適用。因此,僅僅依據過去的歷史來指導未來的決策可能會有偏差。

從意外事件中學習的教訓

每當你因沒有預測到的某件事而犯錯時,你所應該學到的是:「這個世界真的是太難預料了。」 這也提醒我們,雖然我們可以嘗試預測未來的情況,但從根本上來說,我們的世界總是讓人出乎意料。

散戶承擔風險的意願,取決於個人的人生歷程

經濟學家發現,人們一生的投資決策會大幅奠定在他們那個世代投資人所擁有的經驗,特別是他們剛成年時的經驗。

如果是在高通膨時期長大,與那些在低通膨時期長大的人相比,往後投資在債券的比重會比較低;假如你的成長期間正好遇上股市強勁走勢,與那些在股市疲軟時期長大的人相比,往後投入股市的資金會比較多。

沒有人是真的瘋子

我們都會花錢去做些瘋狂的事情,這是因為相對而言,我們都是這場遊戲的新手。你所認為的瘋狂,在我看來可能非常合理。但是,沒有人真正是瘋子,我們都是根據自己獨特的經驗做出各種決定,當下的時刻我們會覺得這些決定是很合理的。

世事總不如表象一樣好或壞

只要哪裡冒出一個像比爾·蓋茲這樣的幸運兒,同時就會出現一個像肯特·艾文斯這樣的倒楣鬼,即使技能高超、積極進取,最終還是可能落入人生賭盤的另一面。

如果你對運氣與風險有相同的尊重,你就會明白,在批判自己與其他人的財務成功時,世事總不如表象一樣好或壞。

難道失敗的企業沒有盡全力嗎?錯誤的投資是否源於缺乏事前思考?一再受挫的職涯是否因為生性懶惰?當然,有時候確實如此。

然而,有多少失敗是由這些原因造成的?幾乎是無法得知的。

思考句子

「風險就是,當你認為你已經想到所有事情之後,剩下來沒想到的事。」

「我們需要相信自己生活在一個可以預測、可以控制的世界。所以我們請教聽起來夠權威的專家,他們承諾滿足那股需求。」

投資策略:最小化未來後悔的可能性

連結

博客來-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