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線上課程 - 陳宗賢經營方法論
Contents
這篇文章整理了陳宗賢老師在「經營方法論」線上課程中的核心筆記。
後記
分析過去,設定目標,以終為始規劃,設計規章,讓同仁有KPI執行 使用工具與方法去做,用組織規劃賞罰辦法管理, 一週只到公司一天,仍可讓業績翻倍
我賣的不一定是我做的,這樣才可以大賺
swot分析只是開頭,也要看tows分析找出方向
CEO 創業思維與策略課程筆記整理
一、經營定位與創業選擇
創業與職人的抉擇
- 若想經營企業並做大,會遇到很多複雜問題。
- 若選擇做職人,專注於個人專業,就可能無法擴展事業。
- 想要做大,必須調整方向,尋找適合方法。
- CEO 的任務,是用
制度取代個人努力
,讓組織可以擴張。
CEO 的核心工作
- 確定自身定位
- 了解市場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在掌握市場狀況後制定對策,這與 HPA 歷史路徑分析相呼應。
- 建立制度與章程
- 設立回報鏈與工作流程(SOP)。
- 建立 ERP(企業資源規劃)與 EIP(企業資訊平台)。
- EIP 要當作知識庫使用,有解答還提問的員工可以處分,找不到才需要問人。
- CEO 的終極目標
- 讓制度運作良好,讓 CEO 可以更輕鬆。
- 騰出時間來思考策略與發展方向。
二、歷史資料與外部環境分析
HPA 歷史路徑分析
- 收集三到五年歷史資料,依區域別、產品別等分類做資料探勘。
- 圖表化後找出趨勢與差異,分析原因,制定對策。
- OPDCA:
觀察(Observe)
→ 計畫 → 執行 → 檢查 → 行動。
PESTEL 外部環境分析
- 政治(P)
- 經濟(E)
- 社會(S)
- 科技(T)
- 環境(E)
- 法律(L)
市場資料來源
- 政府單位、商會、同業工會、研究機構、市調公司(如尼爾森)。
- 小公司沒資源做田調時可以善用這些免費資源。
三、目標設定與策略地圖
業績目標與結構目標(策略地圖第一步)
- 業績目標:例如跨部門合作幾次,貢獻什麼成效。
- 結構目標:在哪些 module 或專案貢獻什麼層級的成果。
組織與戰略規劃(策略地圖第二、三步)
- CEO 與中高階主管共同設定組織、人力、財務、行銷等策略。
- 戰略(
目標
)不能亂動。 - 策略是
執行對策
,可以調整。
任務布達與執行
- 戰略決定後,由上而下布達至所有員工。
- 各部門主管依照戰略制定營運對策(行銷、人員、產銷等)。
- 老師認為台灣企業應該以由上而下為主,而非讓基層自行提案。
四、營運計畫與預算制度
營運計畫書架構
- 主題、目的目標、環境分析、SWOT、可行性評估、利弊分析
- 執行重點、預期效益、財務分析
年度計畫內容
- 去年營運檢討、環境分析、部門目標、執行計畫
- 組織與教育規劃、部門預算、執行進度追蹤
KPI 與專案管理
- 每月檢視 KPI 與支出,發現落差就要分析。
- 年度目標可拆成多個專案,這些專案合起來就構成實現戰略的具體作法。
五、財務策略與現金流觀念
零基預算(Zero-Based Budgeting)
- 不參考去年預算,從零開始編列。
有效行動才編預算,無效則不該花錢
。
現金流控管標準
- 每月結餘必須能支應未來三個月支出。
- 預防「黑字倒閉」的現金流風險。
上市櫃與財務體質
- 上櫃需連續三年稅前淨利佔股本 2% 或 6%。
- 要做大,淨利至少 8%,才能支應 2% 的資金成本。
- 所以可以借銀行錢發展,不急著用自己的錢。
- 銀行偏好借錢給看起來不需要借的人,公司財務體質看起來好,越容易拿到低利貸款。
個人財務應用
- 自己的錢當緊急預備金。
- 利用銀行資源開發業務,而不是先動用自己的現金。
六、行銷與價值創造
三階段行銷邏輯
- 尋找價值
- 研究市場、區隔市場、決定目標與定位。
- 創造價值
- 產品定位、規劃與定價,接著是產品開發與行銷管理。
- 傳達價值
- 商品準備好後,打入市場開始銷售。
價值決定價格
- 現代行銷不是打價格戰,而是提供價值。
- 未來甚至要提供「感覺」:感覺對了,商品就好賣。
- 重點不是你畢業哪間學校,而是你能提供什麼價值。
- 能提供價值,就能開價,包括談薪資與市場報價。
七、經營案例與反思
三商巧福案例反思
- 你知道翻桌率是多少嗎?
- 你知道最常被點的餐點是什麼嗎?
- 反思工作:最多問題的地方、最花時間的流程、最多 idle 的物品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