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從零開始:8堂滑雪初級課程 - 室內滑雪機訓練
我將按照您的要求,將原始日期轉換成2024年的週次。以下是調整後的版本:
摘要
第23週 體驗SB
室內滑雪機,單板體驗
- 初次接觸:這週體驗了單板滑雪,護具依然齊全,這次特地剪了指甲,果然避免了不少麻煩。
- 後刃挑戰:後刃依舊是大問題,無法站穩導致多次失去平衡。教練雖盡力調整姿勢,仍未達到理想的改善。
- 小成果:偶爾能順利跟著滑雪機滑動幾秒,但缺乏穩定性,膝蓋周圍的肌肉特別酸痛。
- 未來計畫:雖然有些掙扎,還是報名了初階課程。決定先體驗一次雙板再做抉擇,看看哪種更適合自己。
第24週 體驗SK
雙板初體驗,信心回暖
- 順利開始:雙板的站立與三角形煞車練習進展相當順利,第一次感覺能自由控制滑雪板的方向。
- 小失誤:快結束時因盯著地面,導致瞬間失去平衡,好在滑雪機緊急停止避免意外。
- 未來期待:報名了雙板八堂初階課程,期望能在雪季達成從山頂滑至山腳的目標,對後續挑戰充滿期待。
第25週 SK初2 [1]
初階課程跳級挑戰
- 進度:直接參加初2課程,開始流暢轉彎技巧訓練。
- 挑戰:右膝控制不足,影響左轉彎流暢度。
- 重點學習:教練要求達成30秒內完成12次轉彎的標準,並強調橫向加速度的重要性。
- 下課後反思:發現需要加強右膝控制,並練習利用雪板邊減少摩擦力以提升技巧。
第27週 SK初2 [2]
第二堂課,突破與進步
- 課程回顧:明顯進步,腳部動作控制更流暢,速度控制得心應手。
- 視線技巧:找到穩定注視目標後,整體穩定性大幅提升。
- 細節調整:開始縮小三角形煞車範圍,並利用腳踝微調方向,提升靈活性。
- 課後自評:從影片中確認自己已經擺脫桿子獨立滑行,學習效率顯著提高。
第28週 SK初2 [3]
進度受阻,心情低落
- 課堂狀況:人數增加到六人,練習時間減少,部分同學態度鬆散影響學習氣氛。
- 自助練習計畫:決定在下一次課程前加強自主練習,爭取升級至三級課程。
- 技術挑戰:學習了從滑雪基邊界返回的方法,並加強了膝蓋彎曲與腳踝翻轉的細節,需持續改進。
第30週 SK初2 [4]
終於晉級!
- 課程焦點:今天課程集中於提高速度與連貫性,成功實現30秒12次轉彎的目標。
- 挑戰提升:衝刺過程中兩次滑出界外,後來學會提早收腳控制。
- 教練評價:動作熟練度提高,連續轉彎流暢,獲得晉級資格,期待SK三級的新挑戰。
第33週 SK初3 [5]
第三階段挑戰,平行滑行入門
- 新技巧學習:嘗試雙板平行滑行,強調平衡與過渡的流暢性。
- 課堂瓶頸:換腳時手忙腳亂,需要反覆練習來提升協調性。
- 課後計畫:將練習重點放在平衡與換腳,回顧教練的示範動作以提升動作準確性。
第37週 SK初3 [6]
久別重回,腳感全失
- 表現滑坡:時隔一月再上課,滑行動作生疏,控板困難重重。
- 課堂重點:學習併腿技巧,仍未能掌握腳感與力量分配,感到挫敗。
- 未來規劃:考慮以實際雪場練習取代補課,減少經濟與心理壓力。
第38週 SK初3 [7]
技巧回暖,逐漸上手併腿
- 課堂亮點:教練指出壓腳重心的關鍵,讓併腿轉換變得更順暢。
- 心得收穫:成功將三級課技巧與二級課連貫起來,立刃深度仍需改進。
- 未來目標:希望在剩下一堂課內,進一步掌握併腿技巧,為下雪季奠定基礎。
第39週 SK初3 [8]
晉級成功,迎接第四級
- 晉級條件:自動轉彎中完成連續六次併腿並畫出滑痕。
- 課堂突破:連續滑行流暢且穩定,教練給予高度肯定,順利晉級。
- 未來期許:期待下一階段的技術挑戰,目標達成更精準的併腿滑行和轉彎技巧。
第40週 練習兩次
需要抽籤,每次4位,每位6+6分鐘
- 看似短暫:住處到教室來回超過30分鐘,6分鐘的練習時間雖然看起來很短,但因為全部的人都在關注你會感覺時間漫長。(不要摔的話)
- 還是有教練在看:會怕你受傷,必要時需要停機。
- 把握機會練習:需要從2級課的動作暖身,再進到3級,但還是覺得很黏,3級動作我竟然摔了一次,隔天還會痛。
每堂課後心得
第23週 體驗SB
室內滑雪機,單板體驗
今天去體驗了滑雪,一樣有提供完整護具。這次的護具穿之前有先記得剪指甲,是一個正確的決定。護具穿完之後就很快就要上雪板了。
今年一月遇到的問題就是用後刃的時候,沒有辦法站穩,現在六月在室內也一樣。教練有想辦法調整我的姿勢,想辦法在室內滑雪機上讓我能夠嘗試跟著滑雪機一起滑動,但看起來沒有特別明顯的改善。
我確實有幾秒鐘有成功用後刃隨雪機滑下,但是很快就失去平衡,後要靠手去扶住。
我不知道該從哪邊開始練下去。總之只過了一個小時的課程之後,我的膝蓋附近的肌肉特別痠痛。
我卻報名了之後的「初階八堂課」。但還不知道到底要繼續走單板還是走雙板,那我就直接再去申請「體驗雙板一次」。
雙板的體驗時間就是明天的同一時段。
我們繼續看下去。
第24週 體驗SK
昨天我報名了單板滑雪體驗,但因為對單板的恐懼一直無法克服,所以這次決定體驗雙板滑雪。雙板滑雪非常順利,我直接通過了第一級。
雙板課程一開始當然是先教站立技巧。站立學會後,緊接著學習煞車,主要是三角形煞車。這些動作做起來還不錯,我可以自由地在滑雪場上控制自己的位置。當然,有時候還是不太穩定,但我覺得只要多加練習,就能變得更熟練。
接著,我們練習了三角形轉彎。這是在三角形煞車的過程中,慢慢移動方向,調整自己的位置,可以從左邊轉到右邊,自由操控。這部分我做得還不錯,基本能夠掌握。
課程快結束時,我突然失去了平衡,感覺是因為我一直盯著地面,看著地面與我一起往後滑,平衡感瞬間消失。幸好滑雪機可以緊急停止,所以沒有發生大意外。
我已經決定繼續學習雙板滑雪課程。接下來會有八堂課讓我練習初階技巧。我很好奇自己會練到什麼程度,希望在下一個滑雪季,我能夠順利地從山頂一路滑到山腳,不需要中途休息。
第25週 SK初2 [1]
今天是自費八堂課程的第一堂,上次體驗的時候,教練說下次直接初階第二堂,所以我就跳級到初2了。 起初滑雙板時,我必須稍微回想上週的身體感覺。 我感覺自己像是直接跳到第二級課程,沒有紮實地掌握初1課程的基礎,可能需要額外的時間來磨練技巧。
這次課程強調了流暢的轉彎技巧,並且需要一定的橫向加速度,教練說這樣可以在雪場上迅速避開障礙物。
教練告訴我,這種能力的標準是在30秒內完成12次轉彎。
我目前最大的挑戰是右膝蓋的控制不夠好,導致向左轉彎不夠流暢,而向右則沒有問題。
我們這次上課只有三位學生,這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雪機進行練習,不會有太多的人潮。另外,兒童班的關係,有有一位兒童在,但老師的語氣也沒有差異。
下課後,我計劃繼續練習改善我的右膝蓋控制能力。
最後,我還學到了如何避免被雪機帶到山頂的技巧,需要學會如何多用雪板邊接觸,以減少摩擦力。
第27週 SK初2 [2]
課程進度
- 第二次付費課
- 上次課程回顧:開始練習轉彎,但不太順利,主要在較低的「一樓高度」練習。
- 中間自主練習:兩週內,透過幻想的方式練習腳的動作與關節的感覺。
- 這次課程進展:
- 表現顯著進步,能更好地控制腳部動作。
- 板子滑動如願,速度控制順暢。
- 開始重視身體帶動的動作,為30秒12次轉彎測試做準備。
學習體驗
-
小班教學優勢
- 這次課程人數少(僅三人),有更多時間在機器上練習。
- 感覺不累,因為控制得心應手,滑雪變得有趣。
-
動作檢視
- 等待影片出來後檢視自己的動作。
- 上次課程結束時才離開桿子進行左右滑動,這次課程開始即能進行左右滑動,顯示進步明顯。
重要心得
- 視線目標:注視前方固定不動的藍色部分,找到注視目標後穩定度大增。絕對不能看板子與雪面。
上課內容重點
- 三角形姿勢調整
- 原本大三角形姿勢便於煞車,但為了靈活調整方向,需要縮小三角形。
- 多用腳踝扭動,進行精細微調與轉彎加速。
第28週 SK初2 [3]
滑雪第三堂課學習心得
今天是我付費的第三堂二級滑雪課,理論上應該在三堂課後可以升級到三級。不過,不知道是因為進度不夠還是表現不夠好,總之今天完成課程後,我沒有升級,心情有些失落。其實並不是因為我沒通過考試,而是根本沒有機會考試。
第一次六人一堂
考試的項目之前已經說過了,是在30秒內轉彎12次。我覺得我可能已經可以達到了,但由於沒有機會參加測試,所以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否通過。今天有六個人報名一堂課,這意味著我不可能一直在滑雪機上練習,約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場下度過。這種安排讓我覺得非常糟糕,因為無法充分利用上課時間,但收費卻與單獨練習相同,感覺有些吃虧。
同學學習狀況
今天的同學學習心態也讓我有些煩,有兩個人在課上打鬧,看起來是個家庭活動,可能是暑假安排。這讓我考慮暑假期間是否應該減少參加滑雪課,以免影響自己的學習進度。
自助練習計劃
我計劃下一次滑雪課前,預約搭配自助練習。希望能夠早上先自助練習兩個小時,再接上課,這樣可以減少移動時間,然後一次就升SK3。
學習新內容
這次課程中,我學習了如何應對滑出滑雪基的情況,這在室內滑雪機上是必要的技巧。這個技能的目的是讓我們練習衝刺,當衝到雪機旁邊時,學習如何返回滑雪機。
教練教的方法是先用一隻手和一隻腳在固定區,另一隻手與腳在移動的機器上,感受速度變化,最後一口氣跳回雪基上,並用「A」字形停下來。
技術細節與自我評估
今天還加強了利用理論進行加速轉彎的技巧,我的動作還算可以,但感覺不夠漂亮。錄影回顧後,我會再檢查自己的轉彎時間,看看具體表現。教練強調膝蓋應該再彎多一點,這樣在翻轉腳踝時可以獲得更多力量,而不需要動到身體。上半身應該保持穩定,主要依靠下半身轉動。另外,A字形不能太大,否則轉向會變得困難,這些都需要我在未來慢慢調整。
小技巧與重點提醒
- 為了利用利刃加速,要記得多彎一點膝蓋,這樣壓腳踝的時候,會比較好施力。
- 腳不要太開,這樣換腳比較好。
- 盡量轉三角形的角度就好。
總結來說,今天的課程讓我學到了新的技術,但也讓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希望在接下來的自助練習和課程中,能夠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滑雪技術,早日升級到三級。
第30週 SK初2 [4]
今天總算通過了 但一樣沒有給我機會考試 教練說有看到動作出來就給我過了
今天只有三個人 我們可以一直在機器上練習
在想是不是旁邊兩位都是來體驗SK二級 (感覺都是有學過的,今天來恢復記憶) 所以教練為了讓他們直接報名SK3 就沒打算安排給我考試
(影片中,我看起來有達成30秒12次轉彎)
我確實有在今天的課程中 把動作做到更熟練 重心壓腳立刃的時候 可以明顯感覺到加速 收腳「長高」的動作有做好 重心有往前,並面向山下 所以換腳的動作就不難達成
過程中因為衝太快吧 所以還衝出界兩次 還要再從邊界回到移動中的機器上 後來就提早收腳了
教練微調幾次後 動作連貫起來 提高速度與坡度都可以實踐
最後我們都可以晉級了
期待下次收腳併腿的SK三級
第33週 SK初3 [5]
今天是我第一次參加第三階段的初級滑雪課程,學習的重點是如何在雙板滑雪時嘗試讓兩個滑雪板平行滑動。這個動作與之前學習的內容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前面幾次的課程主要都是在練習「三角形」姿勢。現在的課程則進一步增加了動作的複雜性,包含平行滑行,這對於後續學習更有效的煞車技巧有很大幫助,畢竟如果僅使用三角形煞車,煞車力度不夠強。
在學習平行滑行的過程中,由於今天的課堂人數超過三個人,我有一些時間可以在場下自行練習。我利用這段時間在一個坡道上進行了跳躍練習。這項練習主要是讓我更了解正確的姿勢,尤其是在坡道上雙腳彎曲形成傾角時,上半身需要反向施壓以保持平衡。這對於練習平衡感非常重要。
在場下練習時,我也發現自己可以多次練習左右併腳的平衡感。不過當我上到機台進行滑行時,我發現自己最需要改進的是如何在換腳時更順暢地過渡。
當我在同一個方向平行滑行時,感覺還算可以,應該可以勉強達到60分的水平,但在換腳換邊時,我必須重新站立,然後再滑到另一個平行方向。這個過程中,我感覺有些手忙腳亂,手部還需要不斷扶著桿子,腳也顯得不夠協調。雖然目前練習了幾次,還是覺得不太熟練,但這只是第一次上課,相信後續會慢慢進步。
因此,我打算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在家裡先練習平衡和換腳的動作,也會看看一些教學影片與上課錄影,回顧教練的動作,進一步學習。
我的目標是先培養好體感,這樣在一月滑雪時就能在雪場上充分發揮。
另外,這次的助教也讓我印象深刻。上一個時段他主教Ski課程,這一堂他當ski助教,而下一堂課他居然要去主教Snowball,非常厲害。
第37週 SK初3 [6]
經過超過一個月沒有回去上課,我發現我的腳感幾乎完全消失了。在這段期間內,滑雪機上的雪毯好像有換過,但我並沒有感受到滑行變得更順暢,阻力依然很大。我不確定這是因為我的腳不夠靈活,還是其他原因,總之感覺控板變得非常困難,完全沒有「二級課」時的那種流暢感。
也許是因為這次練習的是「三級課」的動作,滑雪機的速度變慢了,或者坡度沒那麼陡,導致滑行時覺得非常不順暢,動作變得卡卡的,整體的連貫性大幅下降。這次教練特別把我安排在第一排,應該是想要更仔細地指導我,但我的反應卻非常糟糕。
我還注意到,教練會拉著我的滑雪板來調整我的動作。然而,當他拉著板子時,我覺得這意味著我自己的力量沒出對,如果等他放手之後,動作又會回到原來的狀態,這讓我感到非常挫敗。沒想到只是一個月沒上課,實力差距竟然如此明顯。
這次的練習內容是要學會併腿,但我始終無法好好掌握併腿時的腳感。現在只剩下兩堂課,我應該不會再額外加課了,畢竟一堂課至少要花費兩千元,且我也沒有足夠的心力再繼續投資下去。不過,如果未來有機會去實際的雪場練習,我倒覺得可以嘗試看看。
第38週 SK初3 [7]
今天是倒數第二次上滑雪課,內容是第三級的雙板滑雪課程。這堂課的練習重點是併腿動作,而滑雪機的速度並不快,這樣的速度讓我感受到滑行的節奏。之前有換過一次雪毯,理論上應該變得更滑,但當時我並沒有特別感覺到。這次不一樣了,或許是因為這堂課有加水,雪毯變得更滑,也可能是我今天故意把滑雪鞋綁得特別緊,或是上週六有滑過雪、週二又去郊遊,身體筋骨放鬆,使得今天的滑行表現特別順暢。
今天的表現可以說非常好,不僅把第二級的技巧感覺找回來,甚至能將這些技巧延續到第三級的課程中。這堂課有兩個關鍵的學習點值得分享。
- 第一個重點是,併腿之前要先將重心完全壓在右腳上,把右腳穩定好後,才能順利將左腳收起來。相反地,當向左滑時,先將左腳伸出去,壓好之後再把右腳收回,完成併腿的平行滑行。
- 第二個重點是,當要從併腿狀態解開時,因為併腿的腳會有一個扭曲的Z字形,因此需要先站起來(重心往前像墊腳尖?),鬆開雙腳的力道,再將重心轉移到另一隻腳。如果是向左滑,就慢慢把重心放到左腳,形成三角形;若是向右滑,則把重心轉移到右腳,並將滑雪板保持水平狀態,這樣才能順利完成重心轉移。
今天的教練是我第一次遇到的老師,我覺得他教得很好,可能也是我身體這次暖身做得充分,整體控制力提升很多。感覺再多練幾次,併腿的技巧我應該可以完全掌握。但我的課程只剩下最後一堂課,考慮到每堂課的費用,我可能不會再額外加課,而是選擇明年再報名一次滑雪課程來進一步學習。
這次的課程有四個人同時上課,但即使在台下,我也能感受到練習的成果。我們在一個固定的斜坡上練習併腿,由於坡度的關係,必須立刃才能穩住不往下滑。這讓我更清楚地感受到雙腳立刃的動作,但左右腳的立刃感覺還不是很一致,其中一隻腳立得不是很好,這部分需要未來多做練習。教練還提到,在立刃時要確保角度夠深,才能在地上刮出兩條線,這點也是我接下來要特別注意的。
最後有個有趣的事情,一位同學已經上到第九次三級課,今天他的表現特別好,教練也說他有很大的進步,甚至不需要扶桿子。他自己覺得奇怪,因為在轉彎時,重心完全壓在一隻腳上,另一隻腳幾乎是放空的,這讓他感到不自然,但其實這正是標準。
第39週 SK初3 [8]
今天的滑雪課一開始,教練詳細說明了第三級課程的晉級條件:在自動轉彎時要能夠完成併腿動作,並且要在雪地上畫出兩條連續的滑痕,連續完成六次就算通過。當時我在想,是不是有同學準備晉級到第四級,沒想到最後竟然是我自己順利晉級。
今天的練習內容與前天的相似,但最大的收穫其實來自我在場下的練習。當我在假坡道上練習單腳站立時,突然掌握了正確的施力方式。我了解到必須完全將重心壓在單腳上,才能穩定站住不滑動。這樣的施力方式在雪機上就變得非常有效,使我在轉彎時表現突飛猛進。
在滑行轉彎時,我把身體的重量完全壓在轉向外側的腳上,這樣才能輕鬆將內側的腳併起來。併腿後,我繼續加強立刃,使得雙腳在雪地上畫出兩條明顯的線條。當我熟練這個動作後,下一個難點就是從壓低的姿勢慢慢站起來。在併腿過程中,身體自然會變矮,為了完成動作,需要慢慢抬高身體,同時讓滑雪板變平,並將重心調整到斜前方(踮腳尖感)。當我掌握這個節奏後,動作變得非常穩定,再也不會出現內側腳無法順利張開的問題。
整個流程變得流暢:首先是三角形的正滑,然後以左轉為例,我會先把右腳慢慢伸出去,接著立刃壓住並壓上重心。隨著壓力增加,我的身體會自然變矮,當重心完全放在右腳時,左腳就能輕鬆收起來,雙腳併攏後同時在雪機上畫出兩條線。在轉彎的尾聲,雙腳要逐漸變平,並慢慢站起來,最後把重心移到左前方。這個時候,後腳變輕,整個滑行變得容易控制。換句話說,在滑行過程中,身體應該保持向前的伸展,這樣才能保持平衡並順利控制滑雪板。
這堂課的進步讓我非常有成就感,教練在課程結束時甚至直接告訴我,我可以嘗試第四級課程。我不確定教練是否有精確計數每個人的動作,但當他看到我的關鍵動作後,就讓我升級了。這堂課剛好是我八堂課的最後一堂,也就是初級課程的結尾。我不清楚是否因為這樣才讓我升級,但我的確感覺到自己在動作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下課後,我還沒脫裝備,就有人過來詢問我是否要續約,這也讓我感到這個企業運作得非常厲害,但這個人不是教練助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員工。我一度懷疑教練讓我升級是否與續約有關,但仔細想想,旁邊的同學也同樣順利晉級,我才覺得這應該是因為我的進步而非其他原因。
這堂課的收穫讓我想著,下一步可能不會選擇中級的課程,因為費用相對更高,且需要十六堂課,時間上我可能無法安排完。今年剩下的時間有限,因此我計劃直接到雪地上練習八小時,看看能否在實地練習中獲得同樣的進步。
總結今天的學習重點,最重要的是將重心全部壓在外側腳上,這樣才容易將內側腳收回併腿。還有一個重要的技巧是,在站起來的時候,滑雪板要變平,身體要慢慢向前調整,這樣滑行時才會穩定。另外,我發現鞋子綁緊一點有助於控制滑雪板,不確定是不是心理作用,但這兩次我都把鞋子綁得很緊,感覺控制力確實有所提升。
結論
今年的三個月初級體驗課與八堂課到一個段落,期待雪地上的表現。
感覺初學滑雪在雪機比較好,因為不用爬坡,還可以讓教練全程看到你的動作,更不用怕有達人高速從你旁邊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