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 做考題的主要目的是
- 訓練手速
- 學習常見錯誤
我覺得 做考題的主要目的是
收到Task先問: 價值在哪? 緊急度? 重要度? 與project 關聯、與客戶關聯、與公司發展的關係
你現在看到的未來,就是全貌了嗎?
職涯規劃的最大問題就是在於,把自己的可能性侷限在現在的自己上,但現實的變化超乎我們的想像。
規劃本身不是壞事,如果要規劃,最好別限制選項,要盡量擴大選擇範圍才好
[心得] 計畫總要跟上變化,隨時檢討與覆盤
人類行動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地圖使用型,一種是地圖開創型,兩者各有不同的優缺點。
有風險,就是有失敗的可能
以為甚麼事都不做
就不用承受風險
但其實這樣才是最大的風險
因為想改變的時候 可能來不及了
我曾經有個價值觀:「錢賺得比較多,為什麼要花比較多?這樣我乾脆賺少一點,這樣還輕鬆一點。」
直到我偶然看到這篇文章後,才有了不同的看法。
在一個正常的市場上
買方希望價格越低越好
賣方希望價格越高越好
但仲介呢?
我原本以為仲介基於成交才有收入,所以會以拉近買賣雙方的價格為目標努力。
與房屋仲介交涉後,我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
覺得書名可以改叫: 學會外包工作,充實自己的生活:專業的事情,該讓專家執行。低價值的事情,該讓時間價值低的人做。
把工作外包,讓專業的人去完成,利用別人的專長與時間,減少自己的時間消耗,我想就是作者提倡的概念:「生活槓桿」。
想到有一個梗圖,有人上網留言說,三百坪的家打掃起來很辛苦,下面有人回問,為什麼不傭人,他回答:我就是被請來打掃的傭人。
2020~2021年
因為要挽救疫情對經濟的破壞
各國政府撒了很多錢
導致房價也跟著上漲
偶然的機會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日本雜誌
p30,你的人生,都在滿足別人嗎? 試著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再問問自己:「發生了什麼事,讓我願意拿我的人生去滿足別人?」
本書對1926年在美國出版的《巴比倫富翁》(The Richest Man In Babylon)進行翻譯、改編腳本並繪製成漫畫。這篇故事以古巴比倫為舞台,教導人們儲蓄、守財與增加財富的道理,在被資產家及銀行員閱讀之後,轉眼便成為暢銷書籍,至今依舊吸引許多讀者,亦堪稱是現今市面上許多理財讀物的原點。
p36,覺察、接受、改變這三件事是序列,是我體會的人生哲學。提高對萬事萬物的覺察能力。接受一切不可接受的。改變一切已有的。
台北松山機場出發,北竿1天與南竿1天企劃書
(本文沒有業配)
寫作目的:假設我可以在旅遊前看到這篇文章的規劃設計。
「你晚餐想吃什麼?」,或是「你晚餐想吃雞或披薩?」哪個你會回答得比較快? 第一個問句提供了無限選擇,第二個只提供了兩個選擇,只要比較這兩個選擇,決定哪一個在此刻比較具有吸引力就好。第二種問法比較容易得到快速回答,因為它是更簡單。
第二層思考可能會牽涉到的範疇有哪些?
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
如果我錯了,會發生什麼事?
「用未來的錢,支付現在的花費需求」,不只是個人,政府也會做一樣的事。通貨膨脹,還可以有降低債務的效果,基於這個特性,我想這個全世界最後就是一直借錢,一直通貨膨脹,負債越多的人反而才是贏家。